說到“頂級”酒,你首先會想到什么?
是蘇富比拍賣行拍出上百萬的羅曼尼康帝,還是中國白酒天花板的茅臺?
大家有沒有發現它們之所以被稱為“頂級”,不只是因為貴,而是因為它們都遵循一個共同的邏輯:時間是品質的煉金術,匠心是價值的放大器。
一瓶羅曼尼康帝紅酒,以其極小的產量和完美的表現,稱雄整個勃艮第乃至全球,幾乎平均每3株葡萄才能出一瓶酒,平均每年產量僅約6000瓶,還不及拉菲酒園產量的1/50。酒園陳年所用均為全新的橡木桶,桶的原材料均由酒園統一采購后風干3年只能制桶使用。
公元900年,圣維旺.德.維吉(Saint-Vivant de Vergy)修道院就開始在這個地方釀酒,那時候沒有那么多高效率的節省人工和時間的機器,也沒有化肥和殺蟲劑,馬匹在田間耕種,婦女手工采摘分揀葡萄,男人在開蓋的木桶中發酵葡萄酒,一直到11個世紀后的今天,依然遵從這個方式。
在葡萄種植,采收釀酒,土壤研究,園區管理等方面,每一個環節都才去極其嚴格卻有條不紊的制度和措施,同時羅曼尼康帝酒園還采取配貨的銷售方式,必須購買1箱12瓶同屬酒園其他園區的酒,才能獲得一瓶羅曼尼康帝,江湖上笑稱這是“千萬富翁買得起的酒,但億萬富翁才喝得到”。
再看國內的茅臺酒。一瓶茅臺酒,采用的是“12987”工藝,需要經歷30道工序和165個工藝環節,包括兩次投料、九次蒸煮、八次發酵、七次取酒,生產周期長達1年,再陳貯三年以上,勾兌調配,然后再貯存一年,使酒質更加和諧醇香,綿軟柔和,方準裝瓶出廠,全部生產過程近五年之久。
茅臺酒的產地和原材料限制了其生產規模,每年的產量取決于五年前的基酒數量。
這些復雜的工藝流程,生產周期漫長,它不僅僅是酒,更是中國白酒文化的代表,是時間沉淀出的稀缺品,是身份與品味的象征。
它們的共同點是什么?時間不可壓縮,工藝不可替代。同樣的跟羅曼尼康帝、茅臺一樣,走的是“時間+匠心”的頂級路線的純手工地板——意大利必美菲列德羅。
一棵樹,要生長近百年
必美菲列德羅的每一片地板,都是從自有林場中每一顆可溯源的木材制成。這些樹,不是速生林,而是自然生長近百年的珍稀森林木材。并且遵循比國際FSC森林認證更環保的要求,每砍伐一棵樹就種植三棵的原則。因此,每年砍伐的樹木是有限的,所以,每年的產量也是有限的,每買到一平方米都是珍貴的“限量版”。
只有10%的木材,配得上“必美菲列德羅”
必美菲列德羅對材料的挑剔,到了“苛刻”的程度。菲列德羅是行業唯一可以做到從樹木栽種,到選材制作,再到銷售運營的產業鏈閉環的高端地板品牌。
原則上選用的是自有林場內收成的10%最好的樹木去進行生產,其余的90%則用作木材貿易銷售給其他家具/地板廠。這就像羅曼尼康帝酒莊對葡萄的篩選,只有植株的平均年齡高達50年的優質Pinot Noir(黑皮諾)葡萄,才有資格進入那瓶酒。
砍伐不是終點,還要“養”五年
砍下來的木材,不能直接加工。首先要在戶外自然養生3年,讓木材內部應力慢慢釋放;再進入烘干房 2年,讓含水率穩定到做地板和家具用料的最佳狀態。
這五年,不是為了白“等”,而是為了更“穩”。就如同羅曼尼康帝在橡木桶中慢慢陳釀,時間在這里不是成本,而是價值。
25年老工匠,手工打磨7遍
必美菲列德羅的每一片地板,都經過25年以上經驗的威尼斯老工匠親手打造而成。他們不用機器量化標準,而是用手、用眼、用心去判斷。每一片地板都要手工打磨上漆7遍甚至以上,直到表面觸感如嬰兒肌膚般細膩。
這不是工業化生產,這是藝術品級別的手工定制。通過對比數據可得,這種無量化的工藝標準的手工地板,相比于常規的工業地板,每平方米的含漆量足足是五倍!
時間,是最好的工匠
在這個追求“快”的時代,必美菲列德羅選擇“慢”。慢,不是效率低,而是對品質的執念。就像羅曼尼康帝和茅臺,它們都不急,因為它們知道:真正的好東西,急不來。
當你選擇必美菲列德羅地板,你選擇的不僅僅是一塊木頭,而是一種生活態度。
一種尊重時間、尊重工藝、尊重原創、尊重自然的生活方式。經得起時間的考驗,配得上“頂級”二字。